音响“发烧”的误区
来源:
|
作者:paiyon
|
发布时间: 2017-03-04
|
6836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年音响“发烧”热正风靡了沿海地区以及内地,鉴于音响技术的复杂性,就对音响爱好者不仅在技术上,还是在艺术上有所要求,综观现实中出现的不少音响“发烧”误区,严重地影响了音响“发烧”的正常发展,虽不致南辕北辙,也有点本末倒置,有违音响“发烧”的真谛––––欣赏音乐。有感于斯,特撰此文,以飨同好。
近年音响“发烧”热正风靡了沿海地区以及内地,鉴于音响技术的复杂性,就对音响爱好者不仅在技术上,还是在艺术上有所要求,综观现实中出现的不少音响“发烧”误区,严重地影响了音响“发烧”的正常发展,虽不致南辕北辙,也有点本末倒置,有违音响“发烧”的真谛––––欣赏音乐。有感于斯,特撰此文,以飨同好。
片面追求技术指标为误区之一。诚然一套音响设备的技术指标是极端重要的,技术指标低下的器材,当然不可能有优良的听音效果。但对实际听感而言,现行的技术指标,却往往难以表达其重放音质的好坏,一台技术指标稍低的器材音质好过一台技术指标稍高的器材也是屡见不鲜。所以说只要器材的技术指标已达到高保真水平以上,就不要太斤斤计较那小数点后若干位的数字大小,或一二个dB数,因为那样做往往是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对于音响器材的技术指标,重要的是瞬态特性,但对静态特性要作为必要条件考虑,且一定要科学地客观地进行分析,更莫轻信那些广告中宣传的数字,倒是音响器材的实际听感万万不能忽视。
唯重量论为误区之二。常有这样一种论调,说音响器材素质的好坏,只要看它的重量就能判别,好像唯有重量才是器材优劣的标志。诚然器材重量与其素质确有一定关系,一台输出功率和电流俱大的功率放大器,其电源变压器及散热器等必然不会小,重量就不会轻,又如一台激光唱机为了取得良好的抗振性能,其底盘也不可能不具一定质量。但此中关键并不如一般想像那样简单,如电源变压器性能的好坏,在于用料考究与否,并不在外形之巨细,出于抗震原因质量达到一定程度,再加重其意义也就不大,所以音响器材的重量对其性能虽有关系,但并非只要够重就好,君不见某些并非高素质的功率放大器,不是装置了两只形同巨无霸的环形变压器吗,可见重量之与性能的关系须作科学分析。
以价格论英雄为误区之三。有人以为价格昂贵的器材总是好的,一般而言,这话并没有错,但作为商品的音响器材,一些厂商出于商业目的,会在器材的外观及附加功能上花费不少成本,对主要功能的提高反置于次要地位,再加上不同厂商的生产成本并不一致,这些都会对器材的价格产生影响。所以并不乏较低价位器材的性能反而高于较高价位器材性能的现象之例,何况以整个音响系统来说,还有一个器材相互搭配的问题,因音响器材具有的个性,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合。另外,当音响器材的性能达到一定水准后,它的性能价格比就会下降,也就是说投入即使增加了一倍,可能在音质的改善上却极微。所以选配器材不应以价格高低为标准,实际听音效果才是准绳,精心搭配使器材的潜力充分发挥乃是上策,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好的效果。
尽信书本为误区之四。当前国内有关音响方面的报刊不下十余种,加上一些港台杂志,这些书刊对我国音响的普及和提高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在大量广告及部分文章中免不了出现一些不确切、过度夸大甚至子虚乌有的介绍,加上它们的一再重复,就在不少“发烧友”尤其是一些入门不深的爱好者中间造成一种误导,更有不少人将那些观点和论调奉为真理,可说流毒极广,对音响事业的正常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也使不少人为之浪费了投资。所以对于音响界的种种说法,一定要依据电声学理论及实践作科学的分析,不能因为是书本上印刷的就以为一定正确,所谓“尽信书本,不如没有书本”这句话是深有哲理的。
人云亦云为误区之五。音响器材之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感觉,正因为如此音响技术才变得极其复杂,同样一套音响系统有人认为其好无比,也可能有人以为不堪入耳,这里面牵涉到诸如个人的艺术修养、个人的偏好,以及个人的听音能力等等因素。可见对音响器材的音质好坏其实是很难下绝对性定论的,然而在音响界有不少奇谈怪论,甚至玄而又玄的说法却流传极广,这里面不乏有人为了显示自己而信口开河,加上一些自以为高明者依样画瓢地重复那些实际并不存在的现象或感觉,十足的现代“皇帝的新装”,无形中就造成了不少音响界中的视听混乱。所以作为一个音响“发烧友”应该遵循“耳听为实”以自己的感觉为准的客观原则,因为音响是你自己欣赏的,别人的感觉并不是你的感觉。
效果至上为误区之六。这种情况在几年前是很普遍的,但时至今日仍还大有人在,他们总以为试听一套音响设备,一定非摔玻璃、喷气机起降、枪炮雷电等效果片不可,更非大音量进行不可,否则就难显器材的优劣。这种试音并非不可,但以此为重点则就本末倒置了,因为音响器材最终肯定是用来欣赏音乐的,可见对音响器材来说,音乐的表现能力方属第一位,上述效果片根本反映不出器材的音乐感来。那种宏大的气势、振耳欲聋的音量,反倒会蒙过不少人对声音细节的聆听,其音质如何也就难言优劣了。对于音质的鉴别在很大程度上和音乐的性质有关,人对不同类型音乐的敏感程度不同,如不少非常惹人听的电子音乐伴奏的乐曲,就能掩盖器材的不少缺陷,即使器材并不高明,也会使人觉得很满意。所以试音一定要以你常听,最好是听熟的管弦乐为准,决不能用电声乐器演奏的乐曲和效果片作衡量器材的标准。
口味至上为误区之七。刻意追求某种声音效果,过度突出低音,特别甜或暖的音色等,这种寻求口味至上的风气国外曾在七十至八十年代流行。实质那种声音效果,都是由于音响器材具有较多的声染色所致,它们的声音特性和表现都不是均衡的,在“迷人”的声染色背后常隐藏着一些无法通过调校补救的缺陷,当然不可能得到真正好的听音效果。目前在不少音响器材的宣传材料中的所谓评价,突出的常是讨好某些人口味的声染色,而且避而不谈的往往就是该机弱点,如强调某功率放大器中高音如何如何,则其低音部常是疲弱无力,所以对音响器材而言,它的频率响应不仅要宽阔,还须平坦均衡,而且声染色少,这才会达到真正的高保真。
器材至上为误区之八。随着音响器材的进步,重放声音极为悦耳,外观极为精致,功能极为多样,操作极为方便的器材不断出现,使它建立了一种新的消费价值,也使部分音响爱好者的兴趣转向器材本身而非音乐本身。诸多“发烧友”不懈地追求着Hi-End,为此一再换器材、换线、换元器件,花费了大量金钱和精力,但他们忽略了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购买音响器材的目的,是为了欣赏音乐,而不是器材本身,追求的是音乐内涵,而不是对音质无关的一些性能。Hi-End器材也不只是代表高价音响器材,事实上只有能真实重现音乐的音质优越的器材才能称为Hi-End器材,大部分被称为Hi-End的器材也并非贵得都是天文数字。要得到好的声音重现,除了器材、软件以及音箱摆位外,还有房间的声学处理等,缺一不可,否则,不管器材如何高档,总也得不到逼真的声音。所以Hi-End应建立于逼真还音,而不是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