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12-3》评测派扬P1书架音箱
来源:
|
作者:paiyon
|
发布时间: 2017-03-04
|
3310 次浏览
|
分享到:
从HIFI-4到P1,派扬音响品牌下的两款音箱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音响产品已经向奢侈品方向发展的今天,竟然还有如此高性价比的产品问世,实在是令人意外和惊喜。虽然P1有些许的缺憾和不足,但它务实的作风、诚恳的态度和亲民的定价都令人感动,再结合其扎实的做工、靓丽的外观与不错的声音表现,实在是广大平民发烧友的性价比之选。
在本刊2011年9月号,笔者曾撰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来自派扬音响的HIFI-4书架式音箱。在那次评测中,该款音箱给笔者留
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HIFI-4的售价虽然不足千元,却能够凭借厚道的用料、扎实的做工与出色的声音素质,令它相比贵价数
倍的进口音箱也不遑多让。这无疑令笔者对中低售价的国产音箱另眼相看,并由衷地赞叹派扬音响的务实策略和厚道作风。
近期,欣闻派扬音响推出了新款书架式音箱P1,不禁想了解一下,毕竟上次的HIFI-4已然相当超值,那么这次派扬音响又将为发烧友们奉上怎样超值的发烧大餐呢?从市场定位来看,P1在派扬音响的产品线中略高于HIFI-4,但却应用了更高级的原木贴皮和更新颖的外观设计,此外单元的应用和分频器的设计也全然不同,由此可以看出,P1绝非HIFI-4的简单升级,而是完全不同的两款产品。从定价来看,P1又一次凸显了派扬音响的实惠和亲民,该箱的公开报价仅为一千多元。
根据厂家资料介绍,P1是在畅销机型的基础上,总结了多年来用户口味以及普通用户器材的综合素质上而设计的一个产品。P1的设计还得到了丹麦音箱设计师G.Stanfer先生的技术指导。G.Stanfer先生早年曾任职于多家著名国际音箱产品研发部,对音箱的设计有独到的设计理念。
做工与用料
与上次评测的HIFI-4书架箱相比,本次评测的P1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箱体设计上的改变。P1的箱体采用了国际上流行多切边设计,美国著名的音箱品牌Avalon(盟主)旗下的众多音箱都采用了这种外观设计,此种设计不但令外观更加美观,而且具有特殊的声学考量,能够有效降低前障板衍射效应对声音重放的影响,令听感更加自然。
对于一款合格的箱体而言,仅有科学的构造是不够的,为了尽量减少扬声器单元在工作时产生不必要的谐振,箱体必须有足够的刚性。P1的箱体采用厚实的MDF板材制作,前障板的厚度为3cm,为了令箱体更加结实稳定,在箱体内部还加设了“工”字形加强筋,在斜角和侧边等容易产生振动的部位都进行了加固处理。
在表皮处理方面,P1采用了原木贴皮,有两个方案供消费者选择:一种是巴西进口酸枝木皮;另一种是巴西进口水曲柳黑色木皮。为了保证外观的圆滑细腻,表皮采用了两遍腻子、两遍底漆、两遍环保面漆的处理方式,这对于一款千元级别的音箱而言,实在是难能可贵,由此也可以看出派扬音响精益求精的作风。
在音箱的核心组件——扬声器单元的选择上,P1同样可圈可点。P1的低音单元为丹麦6.5英寸纸盆扬声器单元,由于厂方申明此款单元为OEM产品,因此我们在拆解过程中,并未发现该单元有任何的品牌标识。在单元背部包裹着铝制散热罩,无法直观地看到内部磁钢的形态,不过该款单元做工规整,应该是正规产品。高音单元为派扬音响根据这只低音单元而特别设计的、具有自主专利权的1英寸钛膜高音,在该高音单元背部同样无任何标识,背部也全部被严实地包裹着,细节无从得知。
高品质的分频器是一款音箱成功的必要因素,设计成功的分频器不仅能够令扬声器单元各伺其职、取长补短,更能够彰显设计师和厂方的声学理解与独特审美。派扬音响在P1上采用了定做的MPT分频器专用电容及高级无极卧式电解电容,高精度电感线圈和大功率无感电阻,双面FR4加厚铜箔线路板,这样保证了分频线路的稳定性。高纯度无氧铜箱内连接线和接线柱直接与分频器相连的设计都力求减少信号的损失。
实际测试
图1所示的是派扬厂方公布的频响曲线测试图,从这一测试结果来看,P1的表现相当不错,低频基本从300Hz处才开始略有下降,100Hz~30Hz滚降比较明显,而高频能顺滑延伸至20kHz,全频的曲线非常平坦,无明显的波峰和波谷,这一表现即使是在贵价数倍的进口产品之上也是非常难得的。
但厂方的测试毕竟是在严格的消声室环境进行的,绝大多数发烧友的聆听环境不可能达到这个标准,那么在普通的听音室内,该箱会是何种表现呢?本次评测中,我们选择了《高保真音响》的听音室进行了一次对比测试,我们可以将本次测试结果与上次在同等环境内进行测试的HIFI-4进行一个对比。
该听音室面积约40m2,进行了软包吸音处理,合成木质地面,室内放置的物品较多,混响时间恰当,为比较典型的听音环境。在测试中,我们使用了SpectraLAB这款声频测试软件,收声话筒垂直放置于音箱正前方大约70cm处。
经过多次测试后,软件合成出了如图2所示的P1的频响曲线图,从该测试结果中我们能够发现,该箱的低频大约从300Hz处就出现了滚降,而后在大约200Hz处有一个小的抬升,随即出现转折后,在100Hz处又出现一个波峰,随即开始滚降。中频段3.5kHz附近有一个小的波谷,这正是人声表现的主要频率。此频段的凹陷很有可能导致人声表现出现一些问题。高频能够伸至20kHz,但其间的波动较大,推测应该与该箱应用的钛振膜高音单元的高谐振有很大关系。但我们能够发现,厂方为了减少金属膜高音尖锐、嘹亮的听感,从大约5kHz处开始,对高频部分进行了适当地衰减,这就导致了频响图上5kHz~20kHz这一频段看起来是略微向下的趋势。这一调整按照经验来推测,能够令高频部分的表现较为顺滑,不会过于尖锐。
对比我们先前测试过的HIFI-4(注意,由于两次测试时软件的“Plot Top”数值不同,本次为-60,上次为-40,因此波幅变化图不在一个数量级),我们能够发现,全频段范围来看,P1相比HIFI-4要更加平直一些,后者在大约400Hz处有一个明显的波谷,而前者较大的波谷出现在150Hz附近,这一频段相对于人耳而言已经不是最为敏感的区域了。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对高频的处理,它们都采用了略微弱化的处理方式,令高频更加顺滑,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很多中低档音箱容易出现的高频尖利、刺耳的风险,倒也不失为一个策略,但如此处理的方式,势必会牺牲一部分高频的解析力与空气感。正所谓“甘蔗没有两头甜”,对于这个价位的产品而言,笔者认为“稳妥”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需要重申的是,本次测试从环境到测试设备均不够严谨,最终结果仅作为一个参考,但在相同环境下测试的两对音箱却有着不同的结果,也能从一个侧面说明问题。
实际听感
本次试听我们选用了英国Meridian588 CD机作为音源,前级功放选用国产奥迪逊(Audixun)211西电特别版,分体后级功放选用美国CODA的TM,连接线材全部选用高档发烧线材,就器材的品质而言,搭配派扬P1可谓绰绰有余。
在全频带的测试中,我们选用了Maxence Cyrin的《Modern Rhapsodies》,该组合能够较好地重现大型钢琴的形体感与动态,高频的延伸尚可,虽说缺乏一些高档音箱上才有的细节和空气感,但胜在听感柔和服帖,并不毛躁。
高频的表现方面,我们以天龙出品的《莫扎特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来测试,该组合能够将小提琴乐队的绵密和甜美表现出来,而且提琴的质感丰沛,非常耐听。
中频的表现主要以人声来进行测试,女声的表现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从容过关,但在测试男声录音的时候,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表现布莱恩·特菲尔(BrynTerfel)或者艾伦·泰勒(Allan Taylor)这种低沉的男声时,该箱所表现出的人声欠缺连贯性,感觉歌手的喉部发声较多,而胸腔和腹腔共鸣欠缺,这就导致了人声听感的差异化走向,这一点与高端的产品仍然有较明显的差距。之所以导致这一现象,极有可能就是前期测试时发现的在3.5kHz左右的那个波谷有关。
总结
从HIFI-4到P1,派扬音响品牌下的两款音箱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音响产品已经向奢侈品方向发展的今天,竟然还有如此高性价比的产品问世,实在是令人意外和惊喜。虽然P1有些许的缺憾和不足,但它务实的作风、诚恳的态度和亲民的定价都令人感动,再结合其扎实的做工、靓丽的外观与不错的声音表现,实在是广大平民发烧友的性价比之选。